
零售的系統運用與中台整合概念
發佈日期: 作者: 熊老闆 BEARBOSS

拆解零售的流程與邏輯,掌握正確的訊息與判斷:
- 先說什麼是大中台?什麼是小前端?
- 品牌電商的現況,中小企業可以選擇的中台應如何評估?
- 會員與行銷的閉環,哪裡是加速點?
發佈日期: 作者: 熊老闆 BEARBOSS
拆解零售的流程與邏輯,掌握正確的訊息與判斷:
傳統行銷的 4P 最初正是為了拓展零售領域的論述,放在「新零售」,或是電子商務時代也毫無違和。
4P=商品(Products)+通路(Place)+價格(Price)+促銷(Promotion)
如果把後面三個 P 換成營運?
4P=商品(Products)+營運(Operation)。
營運,其實就是團隊。 繼續閱讀 網路開店的核心 – 商品與營運
「老闆,618 大促我準備好殺爆市場的活動了,今年的熱賣款 XX 系列我要做 6.18 折,然後滿 5,000 再折 618。」
「老闆,618 的活動真的很強,我們要放大廣告預算,一定會大爆量。」強大的業務行銷團隊Tweet
OMO 絕對是這五年以來,零售業(尤其零售電商相關業者)最愛講的一個名詞,包括各式各樣的解讀,哪一邊 Merge 另一邊,另一邊又走向哪一邊……。
OMO 就是把兩種零售的模式或是工具相互整合,讓優勢得以放大,讓劣勢被覆蓋或是解決。說起來容易,做起來絕大多數品牌、企業,甚至傳產,哪是一個「數位轉型」足以一言以蔽之的。
繼續閱讀 “OMO 的核心:由線下營收為基礎延伸,線上推進是催化劑"從 0 開始,到及格的 6 分、再從 7 分到 8 分,要能超過 8 分拿到「甲」,甚至「優」,就得更深入的經營,放大營收的機會。
打從開始投入電商顧問與代營運服務的市場,一直有個「理想」。2022 年,或許有機會做出這樣的模式。
「市場、電商網站、營運、行銷、營收」,這是我對代營運最基本的服務想法。過程中,我發現許多中小品牌、傳產幾乎沒有零售使用的 ERP/POS,或是沒有可以即時與電商網站庫存管理整合的系統。也因此,對於銷售的理解幾乎只能憑「感覺」來推動,彷彿摸著石頭過河,但總不知道何時會遇到個窟窿。
如果代營運服務的第一個階段,是「市場、電商網站、營運、行銷、營收」,那麼第二階段就是「營運分析」。更進一步,會員價值與經營,應該就是第三階段了。這三階段,甚至包括了倉儲與物流整合方案,就是我的「理想」。
繼續閱讀 “2022 年,完整電商代營運服務計畫啟動"曾經,我希望首邑電商顧問,可以真正為品牌提供「電商一條龍」的服務。包括零售策略與目標設定、網站建置、數位媒體策略與行銷、會員價值與經營、ERP/POS 系統管理、倉儲、物流整合……。預計 2022 年初,我心目中的「完整服務」,大致可以做到 70%。倉儲、物流,確實是我現在力有未殆的重要環節。不過,有了這個專案的加持,或許 2022 年,首邑團隊真的做得到。
以點數交易核心推出的零售模式:「會員為核心,點數為工具」。
繼續閱讀 “列車啟動,進入生活捷運站"說起來,是件很丟人的事,更是一件公司內部管理與態度的問題。
總之,一位好朋友在熊老闆官網買了個內袋,第二天收到的包裹是個空紙盒(這不是詐騙什麼才是)。了解了以後,這裡面竟然出現了三個環節的「完全」缺失。
首先,商品是從門市調回總辦公室,收到調回物品後立即安排出貨。
1.「空盒商品」是「門市同仁」自庫存櫃取出
2. 從門市調回總公司是「辦公室同仁」親自取回
3. 辦公室收到貨以後,「出貨同仁」立即打包並送出
這三位都是公司正職、全職同仁,竟然沒有一個人注意、發現,或是留意我們安排宅配要寄出一個「外觀不是全新的空盒」給客戶?
真的很生氣,更是失望。先跟客戶道歉,跟同仁明確地檢討各項缺失,也留下一篇文章提醒自己。
然後陸續也再有議題開始討論「聯合智網」 UDI。
當你要進入電子商務領域時,你打算賣甚麼?你有什麼商品?你跟商品是什麼關係?這件事,將會決定你如何進入電子商務領域,應該用什麼策略推進。
因此,我想提醒所有想要進軍電子商務領域的老闆們,在挑選哪個平台,該聘僱哪一種數位人才之前,先自己思考清楚,你的「商品」是否有競爭力? 繼續閱讀 進入電子商務前老闆應該知道的事