91APP– tag –
-
網路開店的核心 – 商品與營運
傳統行銷的 4P 最初正是為了拓展零售領域的論述,放在「新零售」,或是電子商務時代也毫無違和。 4P=商品(Products)+通路(Place)+價格(Price)+促銷(Promotion) 如果把後面三個 P 換成營運? 4P=商品(Products)+營運(Operation)。 營運,其實就是團隊。 -
OMO 的核心:由線下營收為基礎延伸,線上推進是催化劑
OMO 下了一個正確的定義:以線下為基礎、採線上為催化。 -
我看 UDI 聯合智網的品牌電商代營運與 My Mind 雲端進銷存
熟悉公關廣告業務的朋友應該了解,往往一個 2~4 人的 Team,有可能同時服務 3~4 個常態客戶(Retainer clients),行有餘力還可以接個 1~2 個專案 (Projecy / event),我也是這麼設定「代營運」業務的,但我錯了。代營運的角色,比起公關與廣告代理商更需要對零售核心的掌握更高,也就是對「商品」的影響力、認知,以及各種延伸需要的關注也更高。 -
想建構品牌官方電子商務網站,應該選哪個開店系統?
沒有最好的開店系統,只需要找最適合自己需求的。電商能否獲利,核心在商品,關鍵在團隊。 -
2021 「更新」熊老闆 X 91APP 的實驗
我常跟分享的對象說:「我的經驗不一定能幫你賺錢,但一定能幫你省下不少學費。」熊老闆精選好東西,這五年一路走來自然也是曲折多舛。這兩年,則是包括我自己與整個團隊實驗性質最高,但收穫最多的過程。 -
電商是零售的一個過程或是方案,創業前先看
要在零售市場競爭,要先掌握住零售的核心是「交易」,也就是將商品售出,換取適當的利潤。買的人願意付錢,賣的人可以賺到利潤。好商品、便宜商品、有價值的商品、剛好需要的商品......,買家為何要跟你買? -
「更新」熊老闆 x 91APP 的實驗持續進行中
過去的 17 個月我做了什麼? 1. 線下門市引導消費者成為線上會員(平均每月新增會員數約 600 人) 2. 門市既有會員回購比例平均超過 25% 3. 啟動 SEO 專案,提升關鍵字曝光與增加網站自然流量 4. 導入 Power BI 資料整合確實掌握營收各項數據 -
選擇開店平台,並非是進入電商領域最重要的事
經營官網,開店平台很重要,但選擇哪一家,卻並非這麼關鍵。怎麼說,一個電商官網能否獲利,跟用哪一套系統,哪一個開店平台幾乎是無關聯(不要看到宣傳文案:「只要開店就開始賺大錢」就傻傻地衝了,畢竟「你開店,他賺錢」這是肯定的)。 -
再談:電商官網的第一件事 – 定位
總結來說,我把目前熊老闆當作是一個「會員中台」,三家實體店,甚至部分平台當作是可以碰觸到消費者的前端。每一位已購買的顧客導入「會員中台」後,開始進行分群營運,獲取消費者反饋,並將必要資訊回傳到門市進行(人場貨)調整。 -
職場這一站 – 台灣
這一站,台灣。 自 6/2 把上海租屋處的臨時家當或買或送,捲起行李回到台灣。持續... -
分享:熊老闆 x 91APP,虛實融合的現在進行式
上週在 FaceBook 動態回顧看到這一則十年前寫的分享文章:談網路商店平台抉擇。想... -
「熊老闆|精選好東西」搬家以後
「熊老闆|精選好東西」官網搬家了!應該說,地址(URL)依舊,建物整個重建(架構與內... -
送走精彩的 2017,期待豐富的 2018
先下個結論:2017 年是個充滿意外、格外精彩的一年。 從「創意思考」到「想不同」...
1