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老闆的網路視界 x Ecomm Manager 電商經理

門市雜感

上週,又是 3 天 2 夜,跑了東莞、深圳和香港,除了工廠的議題,也很有效率的走訪了包括深圳、香港的部分通路。

包括在華強北的通信週邊批發,深圳萬象城的 3C4U、順電、酷動,以及香港中環的 Apple 直營店…。以 iPhone、iPad 配件來說,除了華強北真假難辨的配件市場外,台灣的 Apple 通路(AAR、APR)與配件陳列,不管是品牌匯集程度,數量與樣式的選擇,絕對強過中、港 Apple 各通路。

舉例來說,在深圳萬象城的酷動(中國數一數二的 Apple 經銷商)大約算了一下有 100 款的 iPhone 4/4S Cases,香港中環的 Apple 直營店,則是包括其他配件,大約是 130~150 款式,絕大多數也是 iPhone 4/4S 保護殼。台灣呢?以目前幾間主要 Apple 通路,包括德誼、優勢、SA & 法雅客,若是找出 APR 等級的門市,iPhone 4/4S 的保護殼,300~500 款式也不算多,甚至要上看 600~700 應該都不是太大的問題。

台灣市場真的這摸蓬勃?上週還和一位也是業界的朋友說了一句話:「會不會所有 Apple 門市的陳列的殼的數量,根本比 Apple iPhone 4/4S 在台灣的銷售量還多?」另外,台灣手機包膜的普及率,也遠比中、港來的高喔。

當台灣第一間 APR 誕生後,彷彿門市就得比大小,配件就要比多少,品牌、品質、價格…。總之,看門道的不會少,看熱鬧的更不能少。

You’ve got mail(電影:電子情書)裡對星巴克連鎖咖啡有段對白:

The whole purpose of places like Starbucks is for people with no decision-making ability whatsoever to make six decisions just to buy one cup of coffee. Short, tall, light, dark, caf, decaf, low-fat, non-fat, etc. So people who don’t know what the hell they’re doing or who on earth they are, can, for only $2.95, get not just a cup of coffee but an absolutely defining sense of self: Tall! Decaf! Cappuccino!

走進到星巴克,哪怕你是個有主見或是沒主見的人,都得立刻在幾個選擇題中作出決定!哪一種咖啡?小杯、大杯?淡的、濃的?含咖啡因、不含咖啡因?低脂的、脫脂?……

那走進台灣的 Apple 專賣店?

我還在想,想著一個選擇不需要太多,好的品牌與產品、正確的價格,以及專業、體貼的服務。這樣的門市,是有市場價值的?

歡迎分享
  •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!

この記事を書いた人

咬一口蘋果,做個快樂的熊老闆。

業餘部落客、業餘攝影愛好者、業餘文字工作者、業餘創業者...。喜歡零售,沈浸在電子商務與新零售的世界裡。

2000 年以前,在傳統產業工作,以廣告公關業為主,包括公關公司、科技公司與汽車工業。2000 年後進入電子商務、拍賣與搜尋行銷等網路領域。2005 年投身創業,2017 再入職場,挑戰新世代的零售業。

目前擔任:

「首邑電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」創辦人兼執行長
「想不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」董事長

コメント

發表迴響

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