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老闆的網路視界 x Ecomm Manager 電商經理

不是我黑心暴利,而是你白目無理

說故事前,也直接想到過去曾在 Blog 的文章:雜筆評:台灣商人講品牌「根本是對牛彈琴」

前天晚上,急急忙忙接到一通來自國外的電話:明天我給你一位客戶電話,他要 25k 數量的 K 商品,你明天跟他確認一下商品跟交貨內容。

這個 K 商品,在美國官網市價為 USD 24.99。有接觸過 3C 周邊品牌代理的朋友應該或多或少可以抓到一些成本的概念,在不計算 FOB 到港價格的運送與管銷成本,也不計算進口關稅、營業稅,甚至提單、報關、內陸運送的支出,代理商的條件不管落差有多大,大概用 MSRP (市價)的 50%~65% 折都算合理範圍。

做了功課,上網站搜尋一下,看起來確實是個大戶。昨天,Call 了這位客戶,是位聲音有些犀利的女性總裁 – J 小姐,大致談了一些交貨的方式(這位台灣客,希望商品直接運送大陸深圳,搭配筆電包裝,送往北美銷售),最後談到價格,隨即感受到應該是碰釘子了,所以我也不強求,委婉的表示希望未來仍有合作機會。

本來以為這故事到此為止,結果今天上午,又接到國外原廠的電話:客戶找了亞太區總監,抱怨我給的價格太高…。其實,遇到這種案子,基本上我就不會繼續理會了,我自己提出的報價,基本上都有我自認合理的利潤與成本計算得來。

不過,因為這案子已經牽動原廠頗高層人士,也希望我可以試試看能不能接下這筆訂單,所以我還是厚了臉皮再 call 了一次。

我說:J 小姐,我有收到原廠來的訊息,似乎您對昨天的報價不太滿意…

J 小姐:哈,不是不滿意,而是你的價格根本就是 Crazy…

我說:那不好意思請教,請問您的預算是多少?

J 小姐:最多 2~3 塊美金吧。

我說:喔,那我知道了。很抱歉,這價格我也做不來。

再把這個溝通的結果回覆給原廠,就當是笑話一則了。

MSRP=USD 24.99,2~3 塊美金的預算。可能嗎?答案是可以的。如果訪價的對象是工廠,尤其大型代工廠(OEM/ODM),1/10 的市價成本,是有可能談成交易,尤其是以 25K 的數量計算。

但是,當你洽談的產品,或者說是對象,是一個既定品牌,甚至是該產品線上的領導品牌,既不做代工,在產品上更綁了多種專利認證,縱然 25K 的貨量,1/10 的價格,實在不是一個值得提出的籌碼。

歡迎分享
  •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!

この記事を書いた人

咬一口蘋果,做個快樂的熊老闆。

業餘部落客、業餘攝影愛好者、業餘文字工作者、業餘創業者...。喜歡零售,沈浸在電子商務與新零售的世界裡。

2000 年以前,在傳統產業工作,以廣告公關業為主,包括公關公司、科技公司與汽車工業。2000 年後進入電子商務、拍賣與搜尋行銷等網路領域。2005 年投身創業,2017 再入職場,挑戰新世代的零售業。

目前擔任:

「首邑電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」創辦人兼執行長
「想不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」董事長

コメント

發表迴響

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