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老闆的網路視界 x Ecomm Manager 電商經理

創業,得養活自己。

所謂創業,重點在於那個「業」字;除了要有「業績」,也必須是每個參與者的「事業」;而這一切的基礎,用傳統產業的話說是「要端得出好菜」,用這年頭的話來說則是「要有好的商業模式」。

以上這一段話摘至傅瑞德石墨工房創業,不止如此這一篇文章。

文章中幾個論點,我個人是很贊同。剛巧,最近自己在「創業」這一條路上,也將有一些改變,今年 6 月開設的誠品台大門市,由於業績不理想,所以這個月底就將結束營業。其中,除了賠錢,得到教訓、獲取經驗。(我不知道這算不算傅瑞德文章中這一句:等到得把手弄髒、赤裸裸面對市場的時候,才是真正挑戰的開始。)

很多朋友好奇我的「創業模式」,甚至有時不少客人來到辦公司購物時也會不好意思的問:你們這樣有業績嗎?每當有人要我提供一些創業的建議,我多半提供的回應,都是比較負面,不是說創業這條路不好走或是不對,而是在這個過程裡可能遇到的困難。

舉例來說吧:資金。傅大文章也提出了一些看法。以開門市來說吧,店租、裝潢、管銷、人事支出、商品成本…,這種數字很容易計算,但是週轉金?有人說準備個 10 萬,也有人說要 50 萬…。如果是我,我會用每月營業額去推算,週轉金大約需要 1.5 ~ 2 個月營業額的資金。可是對沒有經驗,或者是單純認定開店是收現金的行業,而忽略週轉金的重要性,你就可能會遇到有訂單,確沒資金先進貨、交貨的窘境。

創業很多種,有些需要高來高去的理論,有些更需要天文數字般的資金背書。我把創造事業的解釋:要可以自給自足。沒有獲利能力,甚至維繫長時間的生存條件,這將是判斷這個事業使否成功,或是值得繼續投入的重要指標。

歡迎分享
  •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!

この記事を書いた人

咬一口蘋果,做個快樂的熊老闆。

業餘部落客、業餘攝影愛好者、業餘文字工作者、業餘創業者...。喜歡零售,沈浸在電子商務與新零售的世界裡。

2019 年,職場就在上海這個全世界都關注的城市發展,透過實體門店為基礎,挑戰全營銷模式(O+O, B2C & B2B)的推進。

コメント

コメント一覧 (0)

  • 我個人就有相關的經驗,當初創業也是有一股的熱情,雖有準備週轉金但卻不多,以至於最後還是 決定暫時放棄創業的理想,安安份份的當個上班族,但還是有正面的價值(比較有膽識),現在的我更願意去做一些別人不願意作的事,心情的改變算蠻多。
    (經友人的推荐來到貴寶地,謝謝站長的無私的分享)
    祝:新年快樂

  • hello Monica,

    歡迎來訪。即使全職回到這個自己創業的小公司已經滿兩年,還是挑戰不斷…。這是一條學習的路,也是實現自己夢想的路。歡迎常來分享。謝謝。

    也祝您 新年快樂。

發表迴響

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