
[分享] Twelve South HoverBar Duo 可調式支架(iPad / 平板 / 閱讀器)
好吧,上圖就是一張非常虛榮的照片。但爽度真是高。
前陣子女兒參加線上疊杯,家裡各式各樣的相機腳架都難不倒我,但手機?iPad?於是就多了這個。
繼續閱讀 “[分享] Twelve South HoverBar Duo 可調式支架(iPad / 平板 / 閱讀器)"好吧,上圖就是一張非常虛榮的照片。但爽度真是高。
前陣子女兒參加線上疊杯,家裡各式各樣的相機腳架都難不倒我,但手機?iPad?於是就多了這個。
繼續閱讀 “[分享] Twelve South HoverBar Duo 可調式支架(iPad / 平板 / 閱讀器)"我對電子閱讀器 E-Reader 不算陌生,我的第一台電子閱讀器是 Barnes & Noble Nook,應該是近十年前了?後續擁有過 Kindle PW、Oasis 1st、boox nova,以及 ReMarkable 1st,iPad 就不用多說了(iPad 搭配「多看」也讓我讀過不少小說)。當然,因為工作的關係,boox 文石全系列商品也都有接觸。 繼續閱讀 “kobo forma 電子閱讀器第一回接觸感想"
一樣的書,在各家書城中,Google Play 圖書可能還是便宜了 10% 以上。此外,在 Google Play 商店購書,其實很快(買書快,逛書就很不方便),只要確實知道書名,三兩下就能完成購物流程。加上,我偶而除了電子閱讀器,也會用手機或是平板看書,跟 Remarkable 的邏輯很像,雲端同步的概念,隨時讀書變得更方便。 繼續閱讀 分享:我的電子書哪裡買
BOOX 文石電子閱讀器既然是 Android 開放架構,可以安裝各家書城 APP(Kindle、Google 圖書、Kobo、Readmoo、博客來…),何必需要將 Google Play 中購買的書存入文石電子閱讀器?直接利用 Google 圖書 APP 讀取不就好了?
繼續閱讀 “圖解:將 Google 圖書中已購買的電子書存入文石電子閱讀器"新的一年,祝福朋友們和自己 2020 年事事順心、健康如意。
這兩年的轉折,確實不小。在 2018 年去了上海,在 2019 年從上海回到台灣。去年此時回顧 2018 年的改變,如果用「精彩」來形容,那麼 2019 年可以說是「意料之外」。
繼續閱讀 “貳零么玖年終回顧(2019 十小事件)"零售有分「新」跟「舊」?變化的是新時代,新技術影響消費者購物的流程、效率,甚至購物過程、使用產品的體驗與分享,但除不斷衍生各種新策略、新平台、新的商業模式…以外,零售的關鍵其實一直都是「產品」。
繼續閱讀 “新零售,好產品依然是關鍵"去年在中國買了 Boox Nova 7.8″,很單純只是拿來讀書用。當時完全沒有考慮「手寫」與「筆記」這件事。加上,也習慣用 iPad Pro 的 GoodNote APP 作為主要紀錄工具,沒想過把閱讀跟筆記放在一起。
這一個多月比較認真玩了一陣 Boox Note Pro,先不說多了「筆」這件事,閱讀體驗(10.3″ 的舒適度真比起 7.8″ 高出甚多)的提升是我始料未及的。
繼續閱讀 “簡單聊 Boox Note Pro 的 Neo Reader 3.0 的閱讀功能"上周「Onyx Boox Note Pro 電子閱讀器第一次開機要做的事」PO 出後,有幾位朋友私訊問我自己用電子閱讀器讀書的感覺,或是比較跟 Kindle 或是其他閱讀器的差異…。
這一篇,主要就分享我自己如何使用電子閱讀器讀書。
要讀書,先要有書。書怎麼來?上一篇有簡單介紹了如何透過電腦將「書」轉存進入 Onyx Boox Note Pro 電子閱讀器。但 Android 架構下的文石電子閱讀器可以更簡單的整合來自多方的「書源」(基本上,以下我只列出幾種常用,並且合法的書源)。
近期因為開始代理經銷中國 Onyx Boox 文石電子閱讀器的產品,收到一些來自原廠的技術文件,剛好也需要跟公司同事分享,就整理一下相關的文字。
從外觀來看,電子閱讀器很容易被歸類是「平板」,尤其 Boox 文石電子閱讀器又是以 Android 為核心,很容易讓第一次接觸電子閱讀器的使用者會以使用「平板」的印象來看待。但,電子閱讀器跟平板有著完全不同的結構,尤其在於 E-Ink 墨水螢幕。 繼續閱讀 “簡單分享:電子閱讀器並不是平板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