換了 Apple MacBook M1 以後,主要是家裡跟辦公室用的外接螢幕都是 Typu-C 介面,有足夠 I/O 介面,感覺只缺了一個 SD 讀卡槽。加上入手 iPad Pro,前陣子就多添購一個 Apple Type-C 讀卡設備。
幾次外出場合,偶而確實遇到需要將 MacBook Pro 畫面投放大螢幕時,需要「借」一下 Type-C to HDMI 的轉接線,在客戶辦公室或是同行同事的支援下,勉強能應付。直到最近參與了公部門的會議,原來 VGA 才是主流啊。
為了避免未來會議的尷尬,以及準備得不夠充分,我還是決定再添購一個 USB-C Hub,而且必須同時具備 HDMI & VGA 雙介面輸出。
Targus USB-C 4K HDMI/VGA 100W Dock 多功能擴充埠(DOCK419)這款 Hub 功能性上其實超過我的需求不少,但為了至少滿足 HDMI/VGA 雙輸出,其他的都當是買「蘿蔔」送的「蔥」吧,或者說是買了土雞加上了豬肚,這下可是戰鬥力破表的裝備呀。
功能性真的很夠。

對我當下需求來說,這 HDMI + VGA 就是答案。
看看其他規格:
商品特色
- 支援 HDMI 顯示器或 VGA 顯示器
- 支援乙太網路
- 支援 USB-A 快速充電接端口
- 支援 USB 3.2 快速傳輸達 5Gps
- 支援高速 USB-A/USB-C 快速傳輸達 5Gps
- 支援 100W(20V / 5A)功率電源
- 支援 Thunderbolt 3 技術
- 適用 PC / Mac 設備 / Chrome 設備
常有朋友問我,為什麼有些 Hub 這麼貴?應該這麼說:如果你找的 Hub 甚至 Docking Station,如果具備以下規格或是功能,價格一定不是幾百塊或是一千出頭就可以搞定。
1. 4K 輸出
2. 支援電力輸出(90W 以上)
3. 具備 Thunderbolt 3 規格
如果在使用需求上,上述三點不重要,單純找 Type-C 轉 HDMI or VGA,應該千元上下就可以搞定。
其他幾個角度一起分享吧。
往後跑公部門,或是比較傳產 base 的客戶,簡報就不會「沒有大畫面」了。
コメン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