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天,認識了 Ivan 一家新朋友,來自新加坡的一對年輕夫妻,和他們 21 個月大的小朋友。除了向這位熟稔數位媒體與零售的朋友請益,也分享了各自對市場的經驗。用完餐離開會,才想起忘了拍張照片,尤其是那位 21 個月大,不太吵鬧但吃東西挺有個性的小男孩兒。
出外靠朋友,一點沒錯。這陣子許多包括台灣人、上海人,或者如 Ivan 來自新加坡,都讓我得以更快適應上海,無論是工作或是生活。
回程,從永嘉路轉衡山路,一想,乾脆走回租屋處,也順便拍幾張上海街頭的照片。
//embedr.flickr.com/assets/client-code.js
其實,這種畫面如果放在台灣某個小鎮,真的也沒甚麼。但偏偏這個地點位在上海衡山路,或者冠上個「法租界」區,這照片就突然多了文青感,連空氣都充滿了老上海的意境?
這幾周在上海街頭,偶而會看到一些女孩穿著並不居家,但著很居家的「舉動」。像是下面這張照片(我盲拍的,很怕被路人以為有個怪大叔在偷拍年輕姑娘):
//embedr.flickr.com/assets/client-code.js
真的,常常看到盛裝(也許這是居家服?)出門的女孩子手上大概就是買維的菜或是便當,真有點忙啊?
另外一個在街頭上看到的熱食外送小哥,這點坦白說我個人真不喜歡。比起幾年前來上海,我覺得上海的人跟車其實越來越有紅路燈的概念,喇叭聲也少許多,但各家外送小哥、老爹一副上海街道就是我家一般,隨意騎上人行道、逆向、闖紅燈…。雖然對熱食外送服務來說時間就是金錢,但這樣的服務帶來的混亂實在不值得。
//embedr.flickr.com/assets/client-code.js
上海的街頭真的很有趣,看來有的是時間慢慢走,慢慢拍。
コメン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