從 iPhone 3 開始,我就注意過木製手機殻,但始終沒有入手。
有很大的原因,是當時手邊接觸到的木製手機殻,更像是木材製品。主觀且簡單地說,沒有溫潤感。所以,看了不少,唯一買過的是在深圳華強北 40 塊人民幣買入的木殼,後來也正是很「材」就是了。
但是,我還是期待木製手機殻,如同對於「皮革」的期待…。
前兩天,來了!
(本文之開箱照由蘋果圈分享達人張志清操刀,特此感謝。)
簡單的紙箱,包裹著很細緻的貼心。
加上創辦人親筆手寫信…。
除了完整包裝的手機殻外,還附贈了乙包蜜蠟,作為木殼保養用。
準備開箱!
說明書、棉布套…
果真是日本風格,很溫暖、細緻。
本體終於現身。這一款是 ebony-烏木(黑檀),我特意挑了木色居中,不算深黑,亦不過太淺的色澤紋理。
我對這位日本木匠師傅的製程瞭解不夠深入,所謂手工製究竟是多麼手工?但是每一個細節,確實舒服,曲度上也更平滑,找不到 CNC 製程可能遇到的 CAD 繪圖轉折線。
尤其、尤其…。Logo 就應該放在最重要的位置啊,就算是手工刻劃的 Logo!
放入 iPhone 5 後幾個角度的照片:
再一次感謝志清兄的照片。不過,當時拍攝完後,志清很緊張的跟我說:手機鬆鬆的?這倒讓我很意外,難不成日本、台灣兩地溫差導致「熱脹冷縮」的效應如此顯著?於是當下就和日本師傅確認,然後收到了這個影片:
原來,殼內的框架是有功能的(以下照片是我自己用 DC 拍攝)!
隨著影片依樣畫葫蘆:先放張悠游卡!
襯上三分之一張面紙(這是防摩擦還是防消磁?):
置入手機:
這下鬆動的感覺完全沒有了(這樣還可以帶手機直接搭捷運,小七買咖啡?)!
幾張局部圖片再分享一下:
這種木製殼,不像塑膠,甚至鋁合金的保護殼可以機器大量生產,同時也可能因為氣候、溫度與溼度的環境造成木殼變型、縮漲等,甚至,可能因為不注意摔落、碰撞等原因造成損壞…。但原木的自然風味、觸感,以及工藝的呈現,同樣是其他材質無法比擬的!
多少錢?賣個關子,屆時真有機會導入台灣市場後再報給你知!
コメント
コメント一覧 (2)
[…] Matsuba 的手工木殼、Beyzacases 的真皮長夾、BookBook […]
[…] 前陣子在臉書上說,我想要再開啟「分享專欄」,歡迎朋友提供各種值得,或是我喜歡的商品,讓 Blog 的開箱分享可以多點素材。有趣的我收到了零食、健身器材,甚至「減肥體驗課程」…各種詢問。其中,老朋友威力康的產品,又讓我想起曾經與木製手機殼結緣的記憶。 […]