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國的新零售樣貌,在某程度看似與台灣還是有相似之處,但極大的差異在於「電商」除了銷售,其實更被定為是一個平台、媒介,或是工具,直接成為使用者「多工」的超級工具(外賣、服務)…。整個心靈受的核心,是關注數據中心的營運運用為主。
標籤彙整: 中國
貳零么捌年終回顧(2018 十小事件)
不是有首歌詞:「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,就算挨了刀你還得江湖飄」。
其實不是環境險惡,就是競爭而已。因為舞台大,職場上競爭的也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挑戰者,搞了幾回合,會發現那怕你一路披荊斬將,始終沒有誰拿到了是冠軍,登上衛冕者寶座。
2016 熊老闆 10 小事件
上一次寫這個議題的文章,是 2013 年了。今年,應該紀錄一下幾個比較不同以往的變動。
堅持,成了信仰,卻讓人糊塗
我也曾當面讓朋友這麼說:「你太理想了。」、「跟著市場機制,只要有人買單,價格不是問題。」、「幹嘛賣他的?我幫你繼續閱讀 “堅持,成了信仰,卻讓人糊塗"
台灣經驗值得珍惜 中國市場截然不同
台灣光環失色 網勁悄熄燈 今早看到這個新聞,沒有太多意外。 東森就是個平台,在電子商務的環節中,充其量就是擁有繼續閱讀 “台灣經驗值得珍惜 中國市場截然不同"
中國市場亂談(一)
臉書上不少朋友挺關心我最近前往上海的進展,很是感謝,尤其也私下給了許多建議,以及提醒要注意的事。 這一趟,除了繼續閱讀 “中國市場亂談(一)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