這一站,台灣。 自 6/2 把上海租屋處的臨時家當或買或送,捲起行李回到台灣。持續一個月的時間,接著試其他的機繼續閱讀 “職場這一站 – 台灣"
標籤彙整: 上海
上海的星巴克
在上海,感覺星巴克比 Family Mart 還多(上海 7-11 本來就比較少,全家便利店多許多)。從我租房的小區出門走路上班,大約 30 分鐘的路程(2 公里多),經過的馬路邊以及目光所及,總共有 4 間星巴克。
通常,如果是靠近寫字樓(辦公大樓)旁的星巴克會有很多上班族,商場附近的則是學生,一班上班族(自由工作者)為主,當然一定會有逛街逛累的大媽,阿姨們,她們會自己建構一個專區,自備開飲素材,然後歡聚一起談天說地…。好不熱鬧呀。
上海的這一年
去年 5/28 啟程來到上海,到今天剛好滿一年。下週,也將「暫時」揮別上海,回到台灣。
上海的窗與衣服
就是一種習慣成了自然,久了更成了一種文化。起碼,我覺得很有意思,為這個既新且舊的都市,帶來豐富的顏色。
有說是上海潮濕,洗好的衣服放室內曬會有霉味,趁陽光可以曬得更乾透,有多了陽光味,甚至還能讓紫外線殺菌;也有說上海住房空間小,室內沒有足夠空間曬衣、被。
以我這外地人來說,真的不會「有礙觀瞻」,而是多彩。
線下實體店陳列該注意的議題
當消費者進店,目光色到某張桌子時,他如何可以被某件商品吸引著?立即感受到這張桌子上商品陳列出的重的重點?我常常做一個實驗,同一個位置,三個人同時看一張陳列桌,每個人的目光重點,幾乎都不一樣。消費者是否能一眼發現自己最有興趣的那一個商品?
農曆年假最後一日的雜感 – 亂說「品牌」與「通路」
關鍵在於「價值」。「品牌」與「通路」皆然。如果用婚姻關係來說,這就是「門當戶對」的概念,灰姑娘或是乞丐王子的劇本,始終是電視螢幕上的演出。那「價值」是什麼?依舊是「名」跟「利」。
47 歲生日,我在上海
未來能成?我也不知道,雖然現在一切稱得上順遂,但「家」的完整永遠是最要緊的。如果在未來的一年內我依舊沒有能力讓家人和我一起進入這個旅程,我會毫不猶豫地回家。
貳零么捌年終回顧(2018 十小事件)
不是有首歌詞:「人在江湖飄哪能不挨刀,就算挨了刀你還得江湖飄」。
其實不是環境險惡,就是競爭而已。因為舞台大,職場上競爭的也是來自四面八方的挑戰者,搞了幾回合,會發現那怕你一路披荊斬將,始終沒有誰拿到了是冠軍,登上衛冕者寶座。
敗家記錄:Billingham Hardly Pro 經典相機包
Billingham 這牌子也不用多介紹,不管你在 Google 用哪國語言搜尋「the best camera bag」,肯定會看到。Hardly 系列也是 Billingham 最經典、熱銷的系列與款式。
漂來漂去
我是「海漂」? 最近看到些媒體或是臉書上,常看到「北漂」的議題。這也不是新聞,打小看到、聽到不就是「我要來去台繼續閱讀 “漂來漂去"