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老闆的網路視界 x Ecomm Manager 電商經理

空間魔法師的相機包 – Booq Python 單肩相機包系列分享

雖然家裡已經堆放了超過五款 Booq 的各式包袋,但是昨天看到上個月發表推出的單肩相機包,實在無法阻擋佔為己有的慾望…。加上對這兩款單肩包能否放入 1Ds Mark II with 鏡頭也十分遲疑,所以決定還是先試試再說。

分別是 Python TopLoader 與 Python courier。

我對 Courier 的空間是比較沒把握,1Ds Mark II 機身加鏡頭(24-70mm / 135mm)都不小啊。所以先試試單機加一鏡的 Toploader 吧。

真的不算大。在上下處有一個隔板設計。

我的 1Ds Mark II 連鏡頭當然必須把隔板拆了。

放得下?

可以耶!不過閃燈連接位置似乎卡卡?轉個 90 度就 OK 了!

放了巨無霸的機身,感覺 Toploader 空間實在不大,接著把隔板放回去,放上 Leica D-LUX 5 當個比例尺:

我想,如果放個類單眼(女朋友每一號,或是 SONY NEX、Olympus m4/3)機身加鏡頭,都可以在隔板上方的空間輕鬆放入,下層甚至也還可以多放管鏡頭,一機二鏡的輕便出遊大概也不成問題。

儘管只是個「小」相機包,Toploader 也具備 Booq 家族 TERRALING 的序號設計,作為註冊以及未來不慎遺失時協尋使用。

幾個細節之處,依舊保有 Booq 的細緻、扎實風格。

接下來,是我自以為的重頭戲:Python courier。

話說當時評估出清 Olympus 系統,改就 Canon 1Ds Mark II 時,對於重量與 size 也有心理準備,但面對收納包的問題,卻是個不容易解決的問題。由於整合了垂直握把的功能,體積之大,若再加上多數的 L 鏡,一般一機二鏡的相機包都很難順利放入…。

昨天第一眼看到,尤其看了內部收口設計,心裡旁白就是:「唉,又沒機會了…殘念!」

但分享是另一回事,哪怕硬塞外觀成鼓鼓的釋迦,也得實際放放看不是?

一掀蓋,哇…好紅啊!

一樣有 TERRALING 序號銘牌。

相機包的內襯可以拆卸、重組一點都不稀奇,但 Courier 根本可以原封不動整個取出,讓我還是開了眼界,尤其編框支架十分牢固,兩兩隔板也是個有巧妙!

中間兩片直立隔板是較硬的材質,作為支撐相機垂直放置使用,並於邊緣使用了橡膠軟片最為緩衝。

包括側邊與底部魔鬼氈貼合的部分,都採用人字雙開的貼合,可以更加牢固,也不會逕自往弱邊偏移。

如果把相機連鏡頭垂直放入,大概是這樣的模樣(1Ds Mark II + EF 24-70mm L with EW-83F 遮光罩):

試到此處,我不禁想 1Ds Mark II「或許」有機會找到個家喔?

啊,不好意思,太暗了!但是…它可以放,而且一點都不算緊!按照原廠的圖片,放個一機 3~4 鏡都游刃有餘啊!

不但相機問題解決了,iPad?這個在外幾乎已經取代 80% 電腦工作的隨身裝備,在 Curier 上也有專屬的窩噢!

就在相機包後方,一個防水拉鍊的口袋。

再往後一層,嘿,可以放在行李箱上!

再看看其他細節。正面掀蓋側邊有個拉鍊口袋:

把相機包打開躺下看看,相機主層前方有個置物袋:

掀蓋上除了側邊拉鍊袋,正面也可以開口(這是魔鬼氈開闔)。

細節依舊「很 Booq」。扣件如此:

肩墊亦如此:

如同 Boq Squeeze 經典曲弧電腦後背包小小身軀竟然可以放下 MBP 17″ 般,Booq Python courier 也讓我再一次感受 Booq 對空間運用的不凡功力啊!

嗯,滿足了!那接下來…「老婆啊」!

歡迎分享
  •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!

この記事を書いた人

咬一口蘋果,做個快樂的熊老闆。

業餘部落客、業餘攝影愛好者、業餘文字工作者、業餘創業者...。喜歡零售,沈浸在電子商務與新零售的世界裡。

2019 年,職場就在上海這個全世界都關注的城市發展,透過實體門店為基礎,挑戰全營銷模式(O+O, B2C & B2B)的推進。

コメント

發表迴響

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