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老闆的網路視界 x Ecomm Manager 電商經理

熊老闆三創門市 Re-Open 有感

三創門市自 Re-Open 後,也過了十天。分享一下想法。

雖然我開店的資歷超過十年,但從來都是按照想像,或是以為合適的方向與做法。「把事做對,做好」這句話一點都沒錯,但很有可能錯在「自己以為的好其實不夠好」。

品牌銷量未達預期?是品牌不夠知名?還是商品不夠完美?也可能是價格結構不夠吸引消費者…。殘酷一點,也許是門市的服務不夠好,專業度不夠,甚至沒有銷售的能力!

在過去一年在中國參與零售經營的期間,一起合作的銷售團隊給我很大的刺激:業績是可以「逼」出來的。所謂「Retail is detail」這句話,就是把每一件事「逼」到沒有想過的極致。業績的天花板,會遠比以為得更高。

三創的 3F 的機會絕對沒有 2F 好,在商場人流動線是很自然的。過去的十天,或者連同調整與試營運的前三天加起來剛好兩週,這兩週的業績跟過去五年來在三創任何兩週業績相比,就是業績第一名的兩週。

傳統行銷 4P 的通路(符合三創客群)、產品(新品、系列拉抬)、價格(具備競爭力)、販促(陳列、輔銷物、活動優惠)幾個重點,也許還不夠細緻,不夠完整,但也都覆蓋到了。尤其,銷售團隊與後勤支援,也都展現出不一樣的企圖心。

零售的根本「產品」,也是機緣跟運氣,既有合作的 Targus、INCASE 展現出強大的品牌力、Amiro & Twelve South 維持一定的吸睛程度,而調整後的新品 Timbuk2、KNOMO、ONA 則適度的帶來了新鮮感。

Onyx BOOX 文石,經營合作夥伴 Pubu 的協助,以及朋友在臉書電子閱讀社團的推波助瀾分享下,也創造了很高的人流與詢問度(儘管很明顯電子閱讀器的 TA 跟原本的客群幾乎沒有交集)。

三創門市是一個指標,打從跟三創招商團隊討論遷櫃的議題時,我自己就開始盤算可能的機會點,以及三創這家店的重要程度。只有把三創這間店做到比好還要更好,「熊老闆」才有後續更多的可能。因此,不少朋友這陣子在三創遇到我,只有一句:你有哪天沒來呀?只能說,壓力確實不小。

「業績的天花板,會遠比以為得更高。」尤其看到了許多許多有改善空間的環節,「逼」只會越來越緊。成績單會說話。

歡迎分享
  •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!

この記事を書いた人

咬一口蘋果,做個快樂的熊老闆。

業餘部落客、業餘攝影愛好者、業餘文字工作者、業餘創業者...。喜歡零售,沈浸在電子商務與新零售的世界裡。

2019 年,職場就在上海這個全世界都關注的城市發展,透過實體門店為基礎,挑戰全營銷模式(O+O, B2C & B2B)的推進。

コメント

發表迴響

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