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老闆的網路視界 x Ecomm Manager 電商經理

B2C = Brand to Customer 第二章

去年開始,除了 B2B、B2C 這些電商營運形態外,又多了 M2C(Manufactory -to- Customer)的模式,連結起工廠製造與消費者端,同時滿足消費者對價格和品質的需求。

我對 M2C 這種模式並不看好,除了「品牌」議題以外,還有「哪裡買」的問題並沒有獲得解決。

上週,和一位包袋廠的台商老闆碰面,看見他背著一款他自己在德國已註冊,自己工廠生產,掛著註冊品牌的電腦後背包 – 1680D 尼龍,再加上 EVA 熱塑溝槽透氣背墊,內裡用料,隔層設計也都不錯。我大膽的假設,如果這包包掛著 TUMI 的品牌,定價絕對超過 350 美金以上;如果掛著 Targus or Booq 的品牌,售價拉到 170~200 美金也不是問題(更甚者,如果掛上 SHUAI 這品牌,我也會定價到 3990 台幣)。

但,這位老闆目前只在京東跟淘寶賣,零售價是 168 人民幣(500pcs 出廠價 FOB 深圳是 128 人民幣)。

我說,那你的生意好嗎?「普通,還是要多接 OEM/ODM 訂單才能維持工廠運作」。

訂價不到 900 台幣的後背包,如果可以有合適的品牌加持,售價可以變成超過 10 倍以上的 350 美金。這是品牌的力道與價值,而這些 Logo 的背後充滿了行銷成本、通路的經營,價格的掌握與控制,以及客戶服務、使用者經驗的每一個細節。

這就是 Manufactory to Customer 與 Brand to Customer 的最大差異。品牌的價值,讓顧客得以滿足其購物經驗,更多資訊,以及後續完整售後服務。甚至,讓品牌與使用者擁有更深層的互動,品牌價值則得以彰顯。

回過來看看我自己走的這三年品牌路,我錯了。錯把產品當作唯一關鍵,卻疏忽了品牌的價值,以及經營品牌該付出的成本。

我相信 B2C – Brand to Customer 將是成敗的關鍵。

延伸閱讀:B2C = Brand to Customer 第一章

歡迎分享
  •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!

この記事を書いた人

咬一口蘋果,做個快樂的熊老闆。

業餘部落客、業餘攝影愛好者、業餘文字工作者、業餘創業者...。喜歡零售,沈浸在電子商務與新零售的世界裡。

2000 年以前,在傳統產業工作,以廣告公關業為主,包括公關公司、科技公司與汽車工業。2000 年後進入電子商務、拍賣與搜尋行銷等網路領域。2005 年投身創業,2017 再入職場,挑戰新世代的零售業。

目前擔任:

「首邑電商顧問股份有限公司」創辦人兼執行長
「想不同國際股份有限公司」董事長

コメント

發表迴響

目錄