露天拍賣即將收費了。
這兩天,在網路新聞和一些社群網站上也都有不少的討論。當然,反對者多,贊成者少,反正一句話,免費的誰都愛!
找了一下過去分享關於露天拍賣的文章(哈,我還真多事):
露天拍賣二週年慶,然後?
換駕駛,露天拍賣開去哪?
PC Home 24小時購物與露天拍賣的「混搭」之我見
[亂談]拍賣網站的 24 小時客服
天雨路滑,請小心駕駛
在開始亂扯之前,我的個人立場是:露天應該收費,而且早該收,連同刊登費+成交費一起收才對。記得當時露天開張,喊出的口號正是三年內絕不收費。如今,三年過了,決定收費,並不違反過去承諾。只是,收費以後,露天會有改變?
回歸拍賣網站最重要的關鍵:成交率。成交率得以提升,代表包括露天拍賣可以更有效率,賣家可以售出更多商品,買家可以買到合理價位,又有需求的產品,不論是二手或是新品。然而,露天收費後,對於這個終極指標可以改變多少?(客服、系統、安全…這些大事,不會是這 1.5% 就能改變的…)
收費政策,嚇退的對象大致上包括業餘小賣家,小供應商,但是目前創新高的 1,900 萬筆刊登商品,有多少是垃圾?有多少是重複刊登?甚至詐騙賣場?
收取成交費,並不能遏止上述的任何一件事。
再者,從電子商務的內容來說,露天拍賣的結構,是比較怪異的。過去,比較多的印象會把拍賣市集,定位在 C2C or B2C,台灣從 2002 年開始的拍賣市場,其實很早就跨入了 B2C 為主的領域,但露天拍賣自從去年導入 PC Home 24hr 商品後,反而出現了一種 B2B2C (PC Home 24 to 露天 to 消費者)的經營方式(甚至可說是 B2B2B2C = 供應商 to PC Home 24hr to 露天 to 消費者)。包括 PC Home 24hr(刊登數量 51,155 件) 在內,還有 MOMO 富邦購物(刊登數量 173,381)、博客來網路書店(刊登數量 72,861),甚至…等等有樂屋網(刊登數量 97,800 件),也都和露天拍賣進行聯盟銷售。
如果以現在露天賣場上幾乎達 2,000 萬的刊登數量,扣除重複、垃圾等不良物品,再趕走小型業餘、二手賣家,不計詐騙,我其實很懷疑剩下多少刊登數量?而這些聯盟銷售廠商,若是因為收費而離去(或許有些特殊默契這就不得而知),露天拍賣還剩下什麼?不過是 PC Home 電子商務版圖中,多出一點曝光的平台而已?
三年多來,露天拍賣表面風光,實際地位從 eBay 的分身、PC Home 對抗 Yahoo!奇摩拍賣的主力,逐漸“退”變成是 PC Home 集團下的一個事業體…。收費有其必要性,一個無法自給自足的商業模式,就是失敗的。但是在台灣電子商務的競爭裡,很多根本的觀念與決心,我想是露天拍賣現在最需要重視的。
コメント
コメント一覧 (8)
我只希望該死的樂屋網趕快退出露天拍賣,PO一堆只有一張小圖的售屋訊息,害我每次都要先過濾樂屋網的訊息來看。
我個人覺得 露天拍賣 雖然很缺點很多…
但是我確常常買到較便宜的商品
也常在上面找到其他線上購物(拍賣)沒有的商品
我認為收費是合理的,當他們收取費用後,可增加客服、或是提升技術…etc,讓買、賣家有良好的消費場所,這也是蠻合理的~
收費雖說合理,不過露天並沒有把事情處理好只惹來消費者的不滿~~
為何要收費呢? 這樣不就和其他家一樣了. 這樣到不如又回到ebay拍賣就好了…
我們比較不希望又回到像其他拍賣網一樣收費, 這樣會流失許多使用者耶.
歡迎參觀我們的:
網頁設計http://www.eztrust.com.tw