熊老闆的網路視界 x Ecomm Manager 電商經理

理想 v.s. 賭注

最近流行的賭,應該是運動彩券吧。不過,我沒太多興趣就是了。

這一個月,花了很長的時間與 NOVA 台北店管理部溝通,討論櫃位空間改變的可能。其實,從去年底這個議題就已經存在,期間也曾有過不同的選項,直到上星期,情況直轉及下,逼的我也跑了好幾趟光華商圈,以備不時之需。

這兩天,整個情勢又翻轉回來,續留 NOVA 站前店的可能性大增,而且櫃位空間幾可擴大一倍。這下子,我又頭痛了。

增加的面積,當然有利於品牌的凸顯與產品的陳列,是我可以實現理想中品牌館的經營方式,但是相對的成本也是登峰造極的上揚,兩相對望,儼然是個賭注。

以前就提過,我很反對通路商要求供應商提供「新店贊助金」這種事,自然我也不能、不該向原廠要求這個補助款。

對於這個有可能成形的門市,我希望是以品牌專館的概念推出,已我目前手邊可以推出的品牌,起碼 Targus、Kensongton 在各自領域上也是領導品牌,加上其他一些有趣、量雖不大卻有固定族群青睞的歐洲、美國與日系品牌商品,相信可以滿足一些有相關需求的消費者。既然是以品牌專館的方式呈現,其了銷售以外,也將提供各項服務內容,包括諮詢、企業服務與維修保固,我相信這樣的經營內容,比較能夠符合品牌經營的本意,才有機會獲得實質或是服務上的支持。

加倍的空間,代表加倍的支出成本,能不能等於加倍的營收?答案其實很清楚,至少半年一年內是否定的。但是,這就是一種賭注,壓下的籌碼,期待換來理想的實現。

[有朋友本身或是身旁有朋友從事商品陳列相關工作?還請引薦。感謝感謝。]

歡迎分享
  • URLをコピーしました!

この記事を書いた人

咬一口蘋果,做個快樂的熊老闆。

業餘部落客、業餘攝影愛好者、業餘文字工作者、業餘創業者...。喜歡零售,沈浸在電子商務與新零售的世界裡。

2019 年,職場就在上海這個全世界都關注的城市發展,透過實體門店為基礎,挑戰全營銷模式(O+O, B2C & B2B)的推進。

コメント

發表迴響

目錄